考生 | 在校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智慧安农 书记校长信箱 为师生办实事 邮箱 电子资源 旧版回顾
学校概况 院系部门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海外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信息网
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师资队伍
专家信息 人才招聘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学报
社会服务
精准帮扶 产业联盟 试验站点
校园服务
智慧安农 邮件系统 VPN服务 电子资源 网络信息服务 后勤服务 办公电话
EN

社会服务

精准帮扶 产业联盟 试验站点

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国油菜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 解决油菜产业大问题

发布日期:2013-05-13 来源: 点击数:32

通过集成品种、栽培、肥料、植保、农机装备等多项技术创新,长期受机械化难限制的油菜生产模式获得新突破。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合南京农机化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共同实施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在湖北云梦的千亩示范基地获得成功。 专家表示,这标志着油菜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解决了油菜产业“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11日,云梦台湖农场的1000余亩油菜田迎来收获的季节。记者在现场看到,十几台联合收割机、分段收割机现场演示机械化收割油菜籽。

油菜籽是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国第二大食用油原料,营养价值和均衡度仅次于橄榄油,是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国南方居民主要的食用油原料。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同季作物小麦可全程机械化的背景下,周期长、耗工多、技术环节复杂的油菜生产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种植面积下滑压力大。专家表示,不解决油菜籽生产机械化问题,油菜籽的种植习惯将逐渐消失,已经高度对外依赖的食用油产业将雪上加霜。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2008年开始研究适宜机械化的品种。2009年选育成功的“阳光2009”具有株型紧凑、抗倒性好、抗裂角性强、花序长、含油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适宜机械化生产。

选定好种子后,科研人员将近年来油菜科技成果、产品、装备进行了集成组装,将“阳光2009”、机械精量耕播技术、配方施肥、防渍、草害防控、一促四防、机械分段收割等七项技术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在长江中有驴Ъ此39元体验金员钡脑泼蜗亟⑹痉痘兀纬捎筒巳袒祷际豕娉獭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学昆介绍说,去年9月播种,到今年5月收获,机械装备的应用将传统种植油菜亩均10个工减少到0.8个工,接近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与此同时,亩均产量保守估算达到150公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亩均纯收益300元以上,可扭转长江流域近年来油菜生产效率低、效益低的局面。

农业部种植业司专家曾令清表示,油菜生产关系到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国油脂行业的产业安全,全程机械化的实现,对农民是好事,对产业安全更是有力的支撑。

( 来源:新华社 作者:黄艳 )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邮 编:230036

版权所有 ? 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 皖ICP备 05014183号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