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 | 在校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智慧安农 书记校长信箱 为师生办实事 邮箱 电子资源 旧版回顾
学校概况 院系部门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海外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信息网
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师资队伍
专家信息 人才招聘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学报
社会服务
精准帮扶 产业联盟 试验站点
校园服务
智慧安农 邮件系统 VPN服务 电子资源 网络信息服务 后勤服务 办公电话
EN

科技创新

《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理学院手性功能分子合成团队在不对称催化领域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3-07-24 来源: 点击数:1970

本网讯 近日,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理学院手性功能分子合成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IF = 16.6)发表题为《Diversity-oriented Synthesis of P-stereogenic and Axially Chiral Monodentate Biaryl Phosphines Enabled by C-P Bond Cleavage》的研究论文。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理学院2020级研究生庞良智为论文第一作者,李乾坤教授和俞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为论文唯一完成单位与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及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经费的资助。

手性膦化合物不仅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农药分子和生物活性分子中,还能用作手性配体或者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构建手性杂环及相关小分子药物中表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该研究以季鏻盐为原料,依托学校绿色农药研发平台,在课题组前期的工作基础上(Angew. Chem. Int. Ed. 2022, e202211710),发展了高效的碳膦键不对称转化体系,并深入研究了反应机制,实现了一系列结构多样性磷手性化合物的合成。产物作为高效的手性催化剂,还可以用来催化手性有机小分子的不对称合成,实现具有潜在农药活性的手性杂环化合物的构建。(一审:钟晨 二审:王冬平 三审:姚莉)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0138-8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邮 编:230036

版权所有 ? 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 皖ICP备 05014183号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