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 | 在校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智慧安农 书记校长信箱 为师生办实事 邮箱 电子资源 旧版回顾
学校概况 院系部门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海外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信息网
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师资队伍
专家信息 人才招聘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学报
社会服务
精准帮扶 产业联盟 试验站点
校园服务
智慧安农 邮件系统 VPN服务 电子资源 网络信息服务 后勤服务 办公电话
EN

科技创新

《Microbiology Spectrum》刊发薛艳锋团队关于营养不良对妊娠绵羊盲肠微生物与宿主互作的研究进展

发布日期:2023-04-05 来源:动物科技学院 点击数:596

本网讯 近日,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动物科技学院薛艳锋教授团队在微生物学领域的中科院一区Top期刊《Microbiology Spectrum》(IF:9.043)上发表了题为“Undernutrition disrupts cecal microbiota and epithelium interactions, epithelial metabolism, and immune responses in a pregnant sheep model”的文章。该研究通过深入分析盲肠内容物的微生物菌群的变化,以及微生物发酵产物与肠道上皮中基因表达的关系,揭示了在营养不良状态下盲肠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微生物-宿主”的互作机制和绵羊妊娠期营养调控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营养不良在动物生产中很常见,尤其是在雌性动物的妊娠期和哺乳期。营养不良不仅会诱发代谢性疾病,威胁母体的健康,还会抑制胎儿的生长发育。盲肠在后肠发酵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机体提供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蛋白。肠道上皮组织在机体的营养吸收与运输、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人们对营养不良时盲肠微生物群和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却知之甚少。该研究结果表明,营养不良会影响盲肠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改变盲肠发酵模式,影响盲肠上皮的物质转运和代谢,并通过抑制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经PI3K信号通路影响上皮细胞中的生物学进程,破坏盲肠上皮形态、降低盲肠重量,而且影响盲肠上皮中的免疫应答过程。这些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微生物与宿主的互作机制。


动物科技学院硕士一年级学生吴伟彬为论文第一作者,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薛艳锋教授和南京农业大学毛胜勇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与通讯作者单位。该研究得到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经费(RC392107)、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KJ2021ZD001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301102)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M720190)的资助。(作者:吴伟彬 一审: 杜亚娜 二审:张子军 三审:曹雷)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sm.org/doi/10.1128/spectrum.05320-22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邮 编:230036

版权所有 ? 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 皖ICP备 05014183号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