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手性农药是当前国内外新农药研发领域中的重要方向,手性农药的使用可以提高药效,减少剂量,降低不良和无效对映体造成的环境污染。发展高效的不对称催化合成技术对于实现手性农药快速、低成本合成,建立手性农药先导化合物库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近日,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植物保护学院绿色农药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以廉价易得的含氧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发展高效镍/卡宾不对称催化体系,实现了一系列轴手性酚类化合物的快速合成,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惰性碳氧键参与不对称转化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化学及相关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ACS,IF=15.419)。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植物保护学院曹志超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研究生张金同、孙婷婷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

曹志超教授2012-2017年在北京大学硕博连读,并获博士学位,随后分别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9月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新开户即送39元体验金植物保护学院工作,作为绿色农药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的一员,积极开展手性农药和氘代农药等创新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2021年曹志超教授获评省知名专家。(通讯员:周贤超)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1c09797。